~48年生的邱彩彩~
我去看了《82年生的金智英》,這部片描述了女性在職場、婚姻生活甚至是社會上所面臨的性別困境,這篇只是想分享一些粗淺的感想,不會談論什麼很大很深的性別議題,也不會爆雷,大家可以放心往下滑。
/
有人說這部電影適合帶媽媽去看,因為女主角經歷過因為性別帶來的壓抑、犧牲、妥協,是許多上個世代,甚至30多歲這代女性經歷的,但,我在想如果我帶川媽去看,她是不是能理解。
/
民國48年12月,我媽邱彩彩出生在一個苗栗小鎮,那天沒下雪也沒有櫻花灑落。從小她就不是特別端莊的那種女孩,跑步跑的飛快,食量也很大,愛吃糖,吃得滿嘴蛀牙。
/
家裡沒有灌輸她女生長大了就快點嫁的觀念,所以她高職一畢業就北上工作,雖然一度因為想念外婆就放老闆鳥然後一去不回,連辭職信都沒寫,但人不輕狂枉少年。和川爸交往前,雖然是川爸主動追求,但兩人中間一度就要失散,是川媽寫了一封強勢的情書才把川爸追回來。內容川媽交代我此生不准公開,且她現在懂得用臉書發摟我,所以我真的無可奉告。
/
在退休開早餐店之前,她在一家電子大廠吃頭路。我和姊姊出生後,彩彩都是以百米賽跑的速度做完月子然後返回崗位,我和姊姊的記憶裡和潛意識裡都不知道母奶是什麼味道(有人記得?)。川媽工作拚命,能幹,很快就升到了部門主管,持續以早出晚歸的強度在工作著。
/
反觀川爸後來因為工作不穩定,以及身體受傷索性就待在家了。那時他天天在家煮飯、打掃,做家事。那時我常常在想,為什麼川爸不出去工作,為什麼他和其他家的爸爸不一樣。但長大以後我發現,他們倆是最好的平衡。
/
川媽家事做得不好,做菜還不好吃,記得小時候吃了川媽的菜,直覺反應是「這女人怎麼這樣?」大家可以自己轉換為小朋友的口吻,我已經遺失了赤子之心。反觀川爸是家事男神(只有在家事方面是男神)很會打掃、很會煮飯還會修水電,記得他小時候教我掃地是有方法的,然後還有一些招式,但我至今未學會。
/
記得我問過川爸他怎麼不去工作,他說「你媽比我會賺,所以她去,我就在家把家顧好」。我問川媽,「嫁到這麼不會賺的老公你不會覺得很衰嗎?」當然,還是兒童的我口吻不可能這麼尖銳,大家一樣可以自行轉換為小朋友的說法。川媽開玩笑說,沒辦法就嫁錯人,但她還說了一段讓我印象深刻的話:「我賺的比較多,他在家也沒有比較輕鬆,而且我真的也比較喜歡在外面工作。」
/
邱彩彩的人設和金智英終究不太一樣,她沒有金智英的教育背景和夢想,她也沒有被金智英那種從原生家庭建築的性別框架束縛。但她讓我看到,原來這個難題解法可以這麼簡單,又或許這的解法得來不易,是他們關起門來討論的結果。但至少他們給我的說法與性別無關,我也從沒從他們的嘴裡聽到,你是一家之主怎麽不出去工作,或是妳是媽媽應該做家事。
/
電影裡金智英的救贖是孔劉,又暖又懂事,願意犧牲,還沒把金智英抓去驅邪(看過才懂的梗);邱彩彩追回來一個胸無大志又不會賺,但擅長主內只求家裡有他一雙碗筷的老公。生活很難,但堅持一下再加一點想像力,通常都可以找到出路。希望大家不管幾年生,都能找到讓自己幸福的方法。
#82年生的金智英